初步预测,治理设施的第三方运营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对排放量需求高的企业自然要花更多的钱去购买排放量,但政府对排放总量有一定的控制。例如,依照《新建排放源审批》的建设许可证审批制度,每个新建排放源,或对已有排放源进行的重大改、扩建工程,都必须要上报州或者地方许可证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美国美国是最早建立排污许可制度的国家之一,以污水排污许可证制度最具代表性。排污许可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一项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对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有的国家已执行数十年环境效益必须进行计算,这涉及到金融运作框架的问题。第二,绿色金融是否应该实行差别化?由于国内各地区的发展阶段和文化环境不尽相同,金融方向的调整又会放大至实体经济的变化。第五,绿色金融所追求的环境效益如何计算?例如,通过绿色信贷建设绿地或花园,周围居民享受到的美好环境,这种正向效益是否应纳为投资回报中的一项?由于绿色金融项目在计算投资回报的时候,所度量的不仅仅是资本利润的获得,环境溢出效益必须得到量化,这才能回馈至成本的内部化。
而目前,还需要由国家层面的力量来推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建立。后期扩大了绿色金融的涵盖范围,把城市地下管廊、节能改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研发等纳入其中,利润率有所提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今年已经是三省一市携手达成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第3个年头。
这里也领全国之先,掀起了治水热潮。长三角地区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自古被誉为江南水乡。告别单打独斗之后,长三角的空气质量迎来了有目共睹的显著变化长三角监测数据、污染源清单信息的打通,使得浙江可便利地获得江苏等地的信息。
2014年初,长三角区域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三省一市围绕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目标,确定并落实了包括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绿色港口和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等在内,共计5个方面12项协作工作重点,内容囊括了从产业转型升级到气象业务协作,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行了统筹和协调部署。水污染联防联治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之后,今年三省一市又在水污染防治上掀开了新的篇章。
与此同时,在共同努力落实《水十条》重点工作之外,三省一市还将协同推进跨界临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保执法专项行动,逐步实现污染源清单共享。告别单打独斗之后,长三角的空气质量迎来了有目共睹的显著变化。在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建成,对大气污染防治实现信息共享之后,正摸索研究区域水环境大数据信息库,逐步实现水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等信息共享。与其他环境污染相比,大气污染更具有联动保护的需要,是一个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问题,任何城市都无法自扫门前雪,如果没有周边城市的配合,势必无法独善其身。
长三角牵手污染防治的第一战就是大气污染防治。从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办公室了解到,目前,长三角区域50%以上公用电厂燃煤机组已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四个核心港口在全国率先实施船舶靠岸停泊期间换用低硫油等低排放控制措施。浙皖两省率先实施跨行政区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安徽新安江出境断面水质维持在Ⅱ类以上,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之后,今年三省一市又在水污染防治上掀开了新的篇章。这里也领全国之先,掀起了治水热潮。
这个经济体占全国所有城市群经济总量的20%左右,也是国内基础最雄厚、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实现了区域高污染车辆环保信息多方共享。
上海全面关闭不规范的畜禽养殖场,完成十小企业排查取缔。江苏省104个国家考核断面全部由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领导担任断面长,今年已集中约谈了20个断面水质下降或不达标的断面长,对7个不达标地区进行环评限批。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也引来了学术界的瞩目。以浙江省为例,2016年1至11月,11个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4.2%,同比上升4.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同呼吸3年之后,新达成了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水气同治将成为今后的新趋势。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一市,以及环境保护部等13个部委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如何联手捍卫这一方好山、好水、好空气。
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3%。
五个方面协作治气谈及长三角地区,第一印象便是它的繁华。三省一市有望提前一年完成大气十条中提出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截至今年10月,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占77.4%,有望提前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今年1至11月,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同期下降12.4%,较2013年同期下降27.9%,各地空气质量均有改善。
正因如此,长三角牵手污染防治的第一战就是大气污染防治。在冬日暖阳中,杭州迎来了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第四次工作会议暨长三角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第一次工作会议。浙江省环保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及时获得来自北方的空气污染情况、气象情况,能提早预判长三角未来数日的空气污染发展情况。2016年,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长三角区域7.83亿元。
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今年已经是三省一市携手达成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第3个年头。长三角地区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自古被誉为江南水乡。
2016年6月16日,由清华大学、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空气创新中心共同研究编制的《长三角如何实现空气质量达标》报告发布。今年,三省一市和环境保护部等12个部委新组成了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并专项印发了《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工作章程》,在运行机制上与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相衔接,机构合署、议事合一。
各省市也可根据自身污染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减轻污染程度。报告观察到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成立以来,地区PM2.5年均浓度逐年降低的趋势非常明显,指出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有望提前达标大气十条要求。
在浙江,现已形成了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2014年初,长三角区域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三省一市围绕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目标,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行了统筹和协调部署。经济发展的领先,也让长三角地区更先领略到环境保护责任之重。全面开展了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和重点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公众需注意防范持续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老人、小孩及体质较弱人群应尽量减少外出。气象专家提醒,部分时段空气污染较重,能见度较低,相关地区需及时做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管控工作。
由于11月积雪偏多,近期又轮番降雪,新疆哈巴河积雪创下当地12月的纪录,布尔津打破了12月上旬极值。近期,新疆北部多降雪,局地积雪创下历史纪录。
其中,乌鲁木齐在过去10天有9天出现大雾,雾日之多实属少见。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和重庆也频频遭遇大雾,成都还观测到霾。